你可知道二十年前栾城收麦子的情景

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

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

又到了一年一度抢收小麦的时节。

可是你是否知道

二十年前的栾城人是怎样收麦子的,

三十岁以上的栾城人,

下面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,

看完竟有点想哭...

那些年农村割麦的场景

二十年前,农村还没有收割机,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的。一般农村家庭从收割小麦到贮藏最少需要一周多的时间。现在不一样了,一家好几块地,用不了两三天就能干完。

割麦子是个非常累人的活,弯着腰一干就是一天。这活不光是累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,不会用镰刀的人很容易割到腿。

后来有了专门割麦子的机子,一去一回就能放倒好几垄麦子,再也不用弯腰一点点割了。通妹的记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。

割完麦子,有时候会扎成一捆一捆的,然后把它拉到场里打场,这时候是用牲口的用牲口,没牲口就得用人力。通妹记得小时候爷爷喂了一头牛,农忙时牛就派上用场了。

后来大家都用上了拖拉机,既方便也节省了不少时间。

通妹记事起,打场就用的是脱粒机,直接脱出来就是麦粒和麦秸。

打场需要好几个人配合,一个人往脱粒机里放小麦,需要反应快,不然一不小心就把手卷进去了。一个挑麦秸,一个收麦籽,如果家里人多,还需要有几个人往麦场里运麦子。

有时候脱粒完的麦子里面混有很多麦糠、麦秸等,很不干净,就需要扬场了。扬场是把脱好的麦子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迎风抛向空中,借用风力吹去麦子的秕子以及短的麦秆和麦糠等。

把没有麦粒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,堆出一个既稳定又漂亮的麦秸垛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。

麦子入仓之前还得晒干了,要不会生虫。

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家了。

儿时的打麦场,是大人的繁忙场,孩子的欢乐场。打场,父母盼着收成,如何颗粒归仓,孩子想着玩耍,怎么能够尽情尽兴。

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,那麦秸垛就是那时候的蹦蹦床。

等过了麦季,依然可以玩耍,没准儿还能摸出俩鸡蛋。

无所顾忌,不怕磕着碰着。小孩子,把麦秸垛当成游戏的乐园。

有的麦秸垛,可以避避雨,也躲在里面捉迷藏。

曾经的麦秸垛,是乡村的一道风景,煞是漂亮。

现在想想,那个时候也真是辛苦,热了吃个冰袋,渴了啃个西瓜。农忙没时间吃饭,吃两个鸡蛋,来瓶啤酒就是幸福!

还有这些农活你记得吗?

拾麦穗

小孩子别的事干不了,等麦子割完了,就顺着麦垄拾麦穗,几个人嘻嘻哈哈,边找麦穗边比一比谁拾的麦穗大,等攒够一堆了在路上压一压,收回来的麦籽就用来换西瓜,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换来的西瓜吃起来也是甜的。

浇地

收完小麦,为了让提前种下去的玉米顺利成长,浇地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程序。六月的太阳火烧一样烤着大地,这时候浇地是最痛苦的,没有阴凉的地方可躲,只能干巴巴的挨晒。

打药

玉米长大之前还需要打药,是为了治虫子,如果虫子把玉米的芯咬掉了,后期的生长就要受影响。

总之,从播种到收获中间要付出很多的劳动,

我们这一代人还了解一些,

不知道到了下一代,

他们还会知道多少?

也许这些劳动方式只能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,

或许将会随着农业机械化而彻底消失……

栾城人,你今年收小麦了吗?

你记忆中还有哪些农活是小时候干过的?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
成都白癜风医院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uanchengzx.com/lcxzx/4649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