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用航空产业园的模式探讨

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到年,全国建成个以上通用机场,通用航空器达到0架以上,年飞行量万小时以上,形成一个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
得益于国家战略与政策的支持,近几年航空产业园增速较快。截至年,全国已有个城市申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。但与此同时,通航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等状态,个规划的通航产业园中,仅有70多个做出了产业编制规划,在建的仅有30个左右,目前较为成熟的更是凤毛麟角。根据我国现有通用航空产业园的情况来看,主要分为以下3种类型:

1、制造型产业园

制造型产业园采取“核心基地+生产区”的模式,以通用飞机设计研发和整机组装及零部件生产为核心,主打发展通用航空飞行器制造、总装一体化园区。当前,全国大部分的通用航空产业园都采用“制造业先行,运营服务随后”的路径。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航空基础的地区。

目前国内该类型的通航产业园以中航工业华北(石家庄)通用航空产业园、株洲航空城和滨州大高通用航空产业园为代表。其中,中航工业华北(石家庄)通用航空产业园位于栾城县石家庄装备制造业基地内,规划占地面积亩,以通用航空上游产业为主,包括通航设计研发、生产制造和基础的日常运营。

2、服务型产业园

服务型产业园采取“核心基地+服务区”的模式,以通航作业、飞行培训、飞行旅游、私人飞行、飞行俱乐部、航空物流和FBO(固定基地运营商)等通用航空运营与服务为主。该模式以通航机场为依托,机场服务等技术部门为支持,全面覆盖通航服务的中下游产业。这种模式适用于区位较好,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,经济实力强的地区。

目前国内该类型的通航产业园以北京密云通用航空产业园、北京平谷通用航空产业园为代表。其中,北京密云通用航空产业园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航空产业园区之一,该产业园以密云机场为核心,紧靠北京密云县主城区,占地面积约0亩。华彬集团通过引入国内航空产业资源和国外技术,重点发展总部基地,以通航商旅飞行、通航FBO运营、MRO运营、飞行培训、飞行器展示、航空物流、航空展览、航空救援等项目为主。

3、综合型产业园

综合型产业园采取“核心基地+生产区+服务区”的模式,涵盖通用航空器制造、通航运营、通航服务、大型商业开发和地产(通航小镇)开发,包含上游研发、制造和中下游通航服务的完整通用航空产业体系。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构建起集设计生产、维修服务、市场开发、飞行培训及通航运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,有利于带动上中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。由于该模式包含完整的通航产业链,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地的经济、产业的发展状况,并与当地未来经济、产业发展的战略相协调。

目前国内该模式的通航产业园较少,以大连通用航空产业园、银川通用航空产业园为代表。其中,大连通用航空产业园是国内第一家综合性通航产业园,一期工程于年5月28日在金州新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启动。该通航产业园包括机场区、航空物流区和教育科研区三大部分。机场区,包括一条米长跑道的通用航空机场、通用航空器机库和通用航空机队;航空物流区,包括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保税中心、调配中心和物流交易中心;教育科研区则以通用航空产品展览、航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为主题。

目前,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,通用航空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仍处在不断探索中,从上文所介绍的3种模式分类可以看出,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园大多依托通航机场进行相应产业的布置。由于通航产业链中下游的运营服务需要较强的市场支撑和管理要求,当前现有的产业园大多以通航产业链上游的制造为主,服务型和综合型产业园还较少,而且国内目前还未有“核心基地+生产区+服务区+商贸区”模式的全产业链”通航小镇型“产业园。这导致目前国内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模式雷同,存在无序竞争的局面,从而造成目前规划多,建设少,成熟园区屈指可数的原因。

因此,如何在现有通用航空产业园模式基础上,进一步研究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的新模式和发展新路径,将是戴德梁行产业地产部持续研究和思考的方向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uanchengzx.com/lcxzx/14794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