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姓宗亲祭祖团在成吉思汗陵宫前合影留念(曹桢摄)
(新华网)在丙申年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祭现场,一支由80多人组成的祭祀队伍特别引人注目。
年4月27日8时许,离祭祀大典开始还有一个小时,来自河南的校凤林就带着这支祭祀队伍来到成吉思汗陵,组织大家合影留念。这是一支由河南、河北、湖北、上海、新疆等省区市的“校”姓宗亲组成的祭祖团,此次专门赶到内蒙古参加丙申年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祭。
年,经过大量考证后,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元史学会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、内蒙古大学等4家机构的专家,认定校氏家族为成吉思汗后裔。家族成员集中在河北栾城,河南中牟、巩义,江苏兴化、大丰、泰州,陕西渭南,湖北郧县等地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新疆等地有散居情况。目前国内总人口约人。
校凤林是校姓第16代子孙,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校姓委员会副会长。从年起,委员会每年都会组织各地的校姓宗亲到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祭祀,此次是第5次。参加祭祀者年龄最大的已经80多岁,最小的只有2岁。
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北长村党支部书记校永力,是第二次参加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祭。他说,每次来到内蒙古,都有一种亲近感,尽管他不会说这里的方言,更听不懂蒙语。
校永力是听着家族的传说长大的。“村里曾经流传说有3个王爷分别姓‘校’、‘较’、‘效’,因为犯罪逃亡,其中姓‘校’的王爷便跑到了栾城,姓‘较’的王爷跑到了河南。”很早以前,校永力就听说河南也有校姓人,可能和他们是同宗,都是蒙古人的后裔。
所有传言,最终在年被认定为事实:校姓为成吉思汗长子孛儿只斤?术赤的后裔,世系为成吉思汗—术赤—拔都—撒里答—校姓。
河南中牟县的校文学,对于家族能够找到根源很是欣慰。去年,他还带几名同事来到内蒙古,像主人一样向同事们介绍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。
此次参加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祭,校姓祭祖团特地准备了鲜奶、羊背子等祭品,缓缓步入陵宫大殿后跪拜在供桌前,在年不熄的圣灯前,虔诚聆听祭祀人唱响祝告词,将圣酒洒在手中,涂在自己的额头上……
圣祖成吉思汗“查干苏鲁克大典”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至廿四日举行,其中廿一日为主祭日。包括金殿小祭、公祭仪式、祭天仪式、金殿大祭、巴图吉勒祭、招福仪式等多种礼仪和仪式,历史上是由蒙古汗廷主办,后来成为伊克昭盟主办的一年一度盛大的祭典大会。
参加丙申年“查干苏鲁克大典”有校姓蒙古族代表外,还有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代表、锡林高勒盟西乌旗代表、东乌旗代表、正蓝旗代表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代表。
公祭仪式
祭天仪式
金殿大祭
哈日苏勒德祭坛
——图片来自“成吉思汗研究”平台
往期内容:
台湾诗人席慕蓉首回故里参加“查干苏鲁克”大典
圣祖“查干苏鲁克”大典公祭隆重举行
挖掘文化精品《成吉思汗廉政思想》
丙申年查干苏鲁克大典将于4月27日举行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