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亭序现身扬州枯井,少说也值上百亿

历史上的千百书家,没有人敢质疑王羲之的“书圣”地位,米芾的谩骂,也不过是学尽了“二王”之后的调谑。

而王羲之最好的作品,最好的就是《兰亭序》,就连王羲之本人,也将《兰亭序》当作传家之宝。李世民贵为帝王,当初派遣大臣“萧翼赚兰亭”,骗也要从辩才禅师手中骗过来,其价值可想而知。

众所周知,《兰亭序》真迹已难见天日。圆明园有一件石刻遗物“兰亭八柱”,上面摹刻的,是有关《兰亭序》的八件重磅之作。

分别是虞世南临摹本、褚遂良临摹本、冯承素临摹本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所著“兰亭诗”真迹、柳公权所书“兰亭诗”原本、清乾隆进士于敏中补休的柳公权缺笔、董其昌仿柳公权写的“兰亭诗”、乾隆皇帝临董其昌写的“兰亭诗”。

然而当初李世民命欧阳旭临写的《兰亭序》,因为命途多舛却并未入列其中,而欧阳询的版本却是赵子昂心中,《兰亭序》最好的版本。

当初欧阳询临写完《兰亭序》以后,他临写的版本被人摹刻上石。后来安史之乱爆发,这件作品在五代十国时,辗转被移到汴都(今河南开封)。此后辽人耶律德光灭后晋,在中土倒行逆施,以致兵起民反,耶律德光携此石北上,中途因病卒于栾城县(今石家庄栾城),这件石刻也就在栾城佚失了上百年。

到了北宋庆历年间(公元年),此石又重现栾城,被官府买下,藏于官府府库。当时栾城归属定武军管辖,所以此本得名“定武本兰亭序”。在这时,原石还保存得相当完好,拓本也十分精良。

年时,金兵直逼扬州,宋高宗仓皇逃难之际,命人将此石刻投于井中。直到三百年后,明代宣德四年()年,当时的扬州石塔寺寺僧淘井时,才又再次发现此定武本石刻。

后来这件石刻被当时的两淮都转运使何士英收藏,县令黄文炳前往观摩,一番赞叹之后,竟想将此石带走,争抢之中,这件刻石最终断成了三段。

赵子昂曾得到一卷定武本兰亭序拓本,爱不释手观摩了三天三夜,然后在自己珍藏的拓本上留下了这样一段题跋:

“古今言书者,以右军为最善。评右军之书,多以禊帖为最善。真迹既亡,其刻石者,以定武为最善”。

意思是古今书家,王羲之为最优;王羲之众多书法中,《兰亭序》为最优;如今《兰亭序》真迹不见,在众多刻石之中,定武本是最好的,价值少说也值上百亿。

原石断为三段,这件定武本《兰亭序》,想要再次摹拓已无可能。在众多定武本《兰亭序》的拓本之中,又以柯久思的宋拓本为最好,我们将其进行了1:1超高清的复刻,希望有更多人能瞻仰其风采。

欧阳询北宋拓本《定武本兰亭序》淘宝¥¥购买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uanchengzx.com/lcxzf/16543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