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新闻网讯(通讯员马曾曾)“这机器剥玉米皮剥得挺干净,也保障了玉米的完整,挺好的。”“玉米秸秆粉碎的也不错,粉碎到这种程度做羊饲料绰绰有余。”近日,石家庄市栾城区举办年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,玉米青贮收获机、小麦播种机、高效植保机、淋灌机、耕作机械、信息化技术装备等6个品目、20台机具集体亮相会场,通过观摩机具作业,展示技术模式,带动农户逐步改变传统种植方式,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。
演示会上亮点纷呈。在演示场地一角,伴随着耳边轰轰机械操作的声音,玉米秸秆浓浓的甜涩味迎风入鼻,远处茎穗兼收机械正在进行操作演示,展示收割效果。场地另一边,工作人员正在介绍LDH21卫星导航驾驶系统,只见操作员进行数据设定后,拖拉机就开始自动驾驶进行秸秆还田作业,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的目光。植保作业展示中,植保无人飞机在操作员的控制下,承载着30升的植保作业箱,飞向演示场地,几亩地的喷洒任务,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完成,据介绍,此种植保作业箱,喷幅9米,作业效率亩每小时,极大地降低了农业植保的人工成本。
“种地比较多的农户,就是需要这样的机械化操作,提高了效率还降低成本,希望这种展示会多举办,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使用现代新机具。”参加演示会的农户纷纷说道。
“此次演示会主要目的是展示我区全程机械化创建成果,推动我区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应用。”据栾城区农业农村局农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郭文泽介绍,今年栾城区小麦、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22.32万亩和19.5万亩,农机总动力61.3万千瓦,拥有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余台(套),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50家,在全程机械化项目实施中,已逐步打造、形成技术路线优化、作业模式完备、农机装备高端、农机农艺融合、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的“智慧农场”新模式,为农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,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