栾川县委宣传部

 编者按目前,我市“9+2”工作布局正在加快推进。思路清了、目标定了、措施有了,关键是要扑下身子、甩开膀子、干出样子。本报今起开设《微观看落实》栏目,报道基层一线在加快推进“9+2”工作布局落地生根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,从而营造处处抓落实、人人助发展的浓厚氛围。敬请   时间:8月6日下午。

  地点:栾川县叫河镇牛栾村村委会门口。

  人物:上牛栾村村民杨兵兵,栾川县委宣传部干部李艳、白佳丽等。

  故事:“乌鸡,正宗的泰和乌鸡……”

  看到村委会门口有不少人,杨兵兵收住叫卖声,从三轮车上下来,掏出名片,给每人发了一张。

  三轮车上,放着一个不大的鸡笼,里面装着十来只乌鸡。杨兵兵说,乌鸡70元一只,鸡蛋一块二一个,到家去买,路费报销。

  有人走到车前,睁大了眼往笼子里瞅,问:“公鸡还是母鸡?”

  “公鸡,公鸡。母鸡在家下蛋呢,我能舍得卖?”杨兵兵答。

  杨兵兵个头不高,皮肤黝黑,一脸的憨厚,话里话外却透露着精明。他的回答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。

  “你这么精明能干,一定不是贫困户吧?”这时,李艳走到杨兵兵跟前,随口问了一句。白佳丽端起照相机,对准笼子里的乌鸡,咔嚓咔嚓拍个不停。

  “是贫困户,建档立卡的贫困户。”这时,杨兵兵有点扭捏了。

  当天,李艳等人前往叫河镇牛栾沟村与贫困户对接,回来的路上偶遇杨兵兵。大家都说,杨兵兵是贫困户,应该去他家看看,能帮就帮。

  在杨兵兵家里,大家了解到了如下情况:

  杨兵兵,31岁,因母亲患病而致贫。今年4月,驻村干部建议他养乌鸡,还给他买了养殖书籍。杨兵兵从网上查询到了江西泰和乌鸡,借了钱,还联系了专业孵化厂,把只乌鸡养得活蹦乱跳。为了打开销路,他印了名片,走街串巷宣传、叫卖。

  …………

  宣传部门,有没有办法帮杨兵兵一把?回来的路上,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。

  结局:

  昨日下午,栾川县委宣传部   “希望这则‘广告’能为他带来更多客户。”看着   “有了客户,就有了脱贫信心。精准扶贫,扶固然重要,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更重要。”李艳说。

  (洛阳日报记者李三旺)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uanchengzx.com/lcxzf/10718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