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魏冀州州治所在信都县(今河北省冀州市)。范围在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,河南省黄河以北一部分,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以北的大部。
郡级行政区曹魏冀州领巨鹿、赵、安平、博陵、中山、河间、勃海、章武、清河、常山、平原、乐陵12郡,嘉平年间(-25)废章武郡。魏末领11郡。
巨鹿郡
东汉旧郡,郡治巨鹿县(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),后移治廮陶县(今河北省宁晋县西南),领巨鹿、杨氏、鄡、下曲阳、斥章、广宗、列人、广年、平乡、南栾10。后来广年、斥漳、列人县移属广平郡,广宗县移属安平郡,魏郡廮陶县来隶。
魏末领廮陶、巨鹿、南栾、下曲阳、杨氏、鄡、平乡7县。
赵国
东汉旧郡,郡治柏人县(今河北省内丘县东北),领柏人、中丘2县,太和六年(22年)封魏宗室曹干为赵王,郡改为赵国,常山郡元氏、房子、平棘、高邑4县来隶,郡治移往房人县(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)。
安平郡
东汉旧郡,郡治信都县(今河北省冀州市),领信都、下博、武邑、武遂、观津、扶柳、经、南宫、堂阳、阜城10县。
魏时巨鹿郡广宗县来隶,魏末领县同前。
博陵郡
东汉旧郡,郡治博陵县(今河北省蠡县北),领博陵、安平、饶阳、南深泽、安国、高阳、蠡吾7县。
中山国
东汉旧郡,郡治卢奴县(今河北省定州市),领卢奴、北平、毋极、新市、望都、唐、安憙、汉昌、灵丘、上曲阳、蒲阴、广昌12县。太和六年(22年)封魏宗室曹衮为中山王,郡改为中山国。废广昌、灵丘2县(年代不明),毋极、安憙、汉昌县改名无极、安喜、魏昌。
魏末领卢奴、北平、新市、望都、唐、蒲阴、安喜、魏昌、毋极、上曲阳10县。
河间郡
东汉旧郡,黄初三年(年)至五年(年)为曹干王国。郡治乐城县(今河北省献县东南),领乐城、武垣、鄚、易、中水、成平、弓高7县。嘉平年间(-25)章武郡东平舒、文安、束州县来隶。
魏末领乐城、武垣、鄚、易、中水、成平、弓高、东平舒、文安、束州10县。
勃海郡
东汉旧郡,郡治南皮县(今河北省南皮县北),领南皮、高城、重合、浮阳、东光、蓨、饶安7县。魏时清河郡广川县及章武郡章武县来隶。
魏末领南皮、高城、重合、东光、浮阳、蓨、饶安、广川、章武9县。
章武郡(废除)
东汉旧郡,郡治章武县(今河北省青县东),领章武、文安、束州、东平舒4县,嘉平年间(-25)废郡,并入河间、勃海2郡。
清河郡
东汉旧郡,黄初三年(年)至四年(22年)为曹贡王国。郡治甘陵县(今山东省临清市东北),领甘陵、贝丘、东武城、鄃、灵、绎幕、广川7县。魏时广川县移属勃海郡。
魏末领甘陵、贝丘、东武城、鄃、灵、绎幕6县。
常山郡
东汉旧郡,郡治真定县(今河北省石家庄市),领元氏、高邑、都乡、南行唐、房子、平棘、栾城、九门、灵寿、蒲吾、井陉、真定、石邑1县。魏时元氏、房子、平棘、高邑4县移属赵国,都乡县不可考,废栾城县(汉、魏之际)。
魏末领真定、井陉、蒲吾、南行唐、灵寿、九门、石邑7县。
平原郡
东汉旧郡,黄初三年(年)至七年(年)为曹叡王国。郡治平原县(今山东省平原县南),领平原、高唐、般、鬲、祝阿、漯阴、安德、西平昌8县。魏黄初年间(-)祝阿、漯阴2县移属济南郡,济北郡茌平县及东郡博平、聊城2县来隶。
魏末领平原、高唐、安德、般、鬲、西平昌、茌平、博平、聊城9县。
乐陵郡
东汉旧郡,郡治厌次县(今山东省阳信县东南),领乐陵、厌次、阳信、新乐、漯沃5县。
县级行政区曹魏历任冀州刺史1.吕昭,字子展,东平人。魏明帝时在任,具体年岁不详。
2.孙礼,字德达,涿郡容城人。正始(-年)年间在任,具体年岁不详。(冀州牧)
.裴徽,字文季,河东闻喜人。正始九年(年)见任,起讫年限不详。
4.李憙,字季和,上党铜鞮人。应在魏末时出任,具体年岁不详。
5.钱瑞,长兴人。具体年岁不详。见于《万姓统谱·卷二十七》
部分参考资料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