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农村支教经历

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 http://m.39.net/pf/a_4323074.html

迄今为止,我有三段在农村的教书经历。与其说是任教,更应该说是支教。拿自己的故事下酒,想来回味定是醇厚,回忆也是甜美的。

第一段,年暑假,大学二年级。在易县黄石塘中学,参加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,讲了两周的英语兴趣课。稚嫩的我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。初登讲台,难免羞涩和紧张。孩子们的翘首期待、跃跃欲试,给了我信心和勇气,恨不得掏空自己。给他们讲音标、讲语法,纠正发音、巧背单词,取英文名字、教唱英文歌,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、大山外面的世界,鼓励他们好好学习,上高中、考大学,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。问及孩子们的梦想,多数人想做老师或医生。山里人质朴,他们想的是教书育人、治病救人。他们想走出大山。看见我们,更向往大学和城市。他们想靠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。后来,我还专门给那些孩子寄过书啊、照片啥的,不知道他们收到没。

第二段,年五六月份,大学三年级。在栾城县南高乡一中,参加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,上英语课,为期七周。临近期末,考试的压力是有的。面对学生普遍兴趣不浓厚、基础薄弱的现状,在讲解基本知识、典型例题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,我尽量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,同时购买书虫等学习资料发给大家,在班里面倡导快乐英语、大声开口说英语,感觉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劲头有了改观。印象中还完成了当地教育状况和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。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座谈,记忆最深的是文学院一位才子的侃侃而谈,博得掌声阵阵。我生病时学生往我的抽屉偷偷放药,上课腿发软时学生主动给我搬凳子,还有作业本上渴望与我交流的小纸条,这些都很让我感动,记录在了《实习日志》中。应该说后来跨专业考研的那种拼,某种程度上是那群孩子们给我了激励和动力。临近毕业前,学院安排我接受《今日资讯》的小采访,又到学校看了一下大家,来也匆忙去也匆忙。

第三段,年3月至年3月,在曲阳县刘庄村教学点,参加精准脱贫驻村帮扶,偶尔客串教《弟子规》。学前班、一二年级,26个学生,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。唯一的代课教师却有心无力。苦于师资问题不好解决,同时倒逼家长去阅读经典,弘扬传统美德,激励脱贫致富,我们反复思量,推出“礼尚刘庄”理念。先从娃娃抓起,走进教室,给他们上国学课。孩子们上课非常积极踊跃,背诵、朗读《弟子规》的劲头力拔山兮气盖世,豪情满怀,势不可挡,惹人欢喜惹人爱。“六一”儿童节的时候还登台表演,与省会的小朋友们联欢。其后,学起、跳起《弟子规》舞蹈,伴随着欢快的民乐,手舞之足蹈之、歌之咏之、念之诵之,认真投入的模样,见者欣喜。现在开车给闺女放光盘,听到《弟子规节选》时,常常想起那群孩子,大多数的名字我还记得。当然,作为亲历者,要感谢盛龙华艺团队、师大外院学子、裕西小学师生以及众多爱心人士、工作同仁对刘庄教育的鼎力支持和帮助,我们共同播撒希望的种子,为那一张张单纯的笑脸,一双双清澈而又充满渴望、饱含追求的眼睛……

寒门出学子,逆境锻炼人。我也从农村走来。因求学改变命运,从农村走出。要说何以到今天,众多老师的关怀、照顾和指引功不可没。支教的三个学校都面临师资薄弱匮乏的问题,指路人发挥作用不够,怕是寒门难出学子。

三段经历,带给我一些思考和感受:第一,农村孩子虽然贫穷,但他们善良、纯朴、率真、乐观,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喜悦和感动。第二,农民是弱势群体,最大的希望莫过于下一代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;但事实上,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堪忧,困难多多,一时不好解决。第三,当你走上讲台,不论是一堂课还是一辈子,你就肩负起了传道受业解惑的使命,唯有全身心的付出、坦诚真挚地发声,才能不负师者之名。第四,个体的力量是微小的,集沙成塔、集腋成裘,众人拾柴火焰高,把每个人发出的光和热凝结起来,黑暗中足够照亮孩子前行的路。

对我而言,三段支教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,都深刻地影响了自己的坚持和选择。教育,教书育人,育人育己。想起原来外院小楼门口墙上的“学博为师、德高为范”八个字,我的很多同学现在都在大学、中小学、培训机构的教学一线,默默耕耘着,春风化雨、桃李芬芳。有人说,教育不是一场通关游戏,而是一座远方的灯塔。毕业后,常常想起很多老师的教诲、予我的点滴,随着时间的流逝,很多知识都已忘记,但老师教导的、启发激励的,思考问题的方式、对待工作的态度、为人处世的品行等,还在敲打指引着我,乘着小舟该往哪儿航向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uanchengzx.com/lcxtq/10737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