栾城于底,好ldquo戏连台

昨天,石家庄市栾城区于底村的老百姓过足了戏瘾。上午是《墙头记》下午《万花船》,晚上《杨八姐游春》。

自3月11日,从北京参加完“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”载誉归来,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的“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巡演团”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新的征程——目的是石家庄市栾城区于底村。演出时间是3月11-14日。

演员们精彩的演出,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。

人海

幕后

台前

《墙头记》视频片段

《万花船》视频片段

《杨八姐游春》视频片段

(摄影、视频录制:崔铁真)

栾城区于底,欢迎您

于底(又称小于底)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楼底镇境内,于底村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料,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,于底村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为主,在于底村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成果。

在石家庄市郊西北部也有个于底村。历史至少有一千多年了。村口牌坊上“古镇于底”的牌匾,证明着老村不凡的过去。

有据可查的是,上京村毗卢寺内的几个石碑上,明朝碑文中就是“于堤”和“于底”并用,而至清代和以后的碑文中,就只有“于底”这一名称了。关于于底村的故事却俯拾皆是,值得一提的是于底和栾城县“小于底村”的故事。

今年82岁的老党员卞富春说,以前在于底村南有个小庄叫“南庄”,住着几户杨姓、娄姓的人家。明朝嘉靖年间的一次洪水淹没了这个小庄,幸存的杨、娄姓人家扶老携幼弃家东迁,搬到如今栾城县西邻暂住谋生。每年秋收后返家维修旧舍以期返回故乡,但几年后和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感情,便在那里新建家园。随着家兴人旺,也称新家为于底村。后人称于底前街或“小于底”。

由于两个于底的渊源,几百年来,这两个村子仍有割不断的亲情。“直到今天,于底的剧团、龙灯还曾多次到小于底演出;而小于底的花会节目,也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于底庙会期间,前来表演助兴,两地的村民均互相热情接待。”于底村党委书记陈生彦说,为此,他们村还流传了着这样一首诗:“树高千丈不忘根,石栾于底骨肉亲。烟花龙灯相辉映,同心同德向前进。”

(向上滑动查看)

往期精选

温馨提示:以下每条链接,都可以打开阅读

“梅花”斗艳武家庄

他们,把“十九大”唱给老百姓听

宣传十九大!我们以评剧的形式(塔元庄篇)

评剧传承基地的学生们,走进塔元庄放歌十九大

三首新编评剧,把十九大唱进了老百姓的心窝窝

袁淑梅:传承戏曲艺术,坚定文化自信

一团悦读:繁华之後是朴素。

一团悦读:不是所有的凌乱都意味着失控

天上月圆花好时(来自石家庄评剧院一团的祝福)

国庆黄金周,我们依然在舞台上

快快看过来!省会“文化一卡通”今起开售

《燕赵都市报》大篇幅聚焦“送戏下乡”

这些机智说话术,你需要知道!(建议收藏)

一团悦读:别把最好的留到最后

因为朋友车祸,他整出10年驾车经验(推荐收藏)

有一种考试,能让你惊出一身汗

国际庄又添文化新地标

戏曲进校园⑧在第十七中学

戏曲进校园⑦在第十中学(含视频)

戏曲进校园⑥在桥西实验小学

戏曲进校园⑤在栾城凌空桥路小学

戏曲进校园④在栾城兴安大街小学

戏曲进校园③在西雅小学(有视频)

戏曲进校园②在桥西外国语小学

戏曲进校园①在四中(含视频)

评剧招生进入倒计时

五一小长假,劳动最光荣

连演三天,村民说她的嗓子“忒牛”(有视频)

袁淑梅”送戏下乡“元氏北岩村

北岩村:冒雨来看袁淑梅的戏

大马村的群众“有话要说”

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

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
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uanchengzx.com/lcxlp/6194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