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亲,春节马上来了
想知道春节这些天
莆田的天气状况吗?
别着急,马上为您送上
大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初八天气预报
看完记得转给家人
大年三十
▼天气:多云,持续无风向,微风,最高22℃,最低14℃
▼年俗:三十暝“做岁”,通宵不睡
莆田除夕中午全家要吃“炝粉”,它是以碎断的米粉、线面混合猪血、牡蛎、油炸豆腐、芹菜等佐料入锅合煮的。煮开时调准咸淡,再把地瓜粉以冷水调成糊浆,勾入滚沸的锅中,整锅食物即成稠状,起锅后放些油炸的花生米,别具乡土风味。莆田习俗中,“炝粉”是把前一年余下的菜脚碎料全部煮了吃掉,意在惜福。
莆田人称除夕夜为“做岁”,也叫“三十暝”,逢小月叫“廿九暝”。全家人在一起“围炉”,也就是吃丰盛的年夜饭。当晚,各家各户灯火通明,屋里所有的灯都开了起来。水壶在唱歌,大人孩子在“跳火”,鞭炮声此起彼伏。年夜饭既要丰盛又要吉利,上菜前要摆八或十二盘小菜,主餐中一般有鲫鱼(俗名鲫母,谐音“积宝”)、蟹(寓意十全十美)、虾(方言与“和”谐音)、甜丸子(寓意日子过得甜甜美美),部分地区这四道菜必不可少,一般还有猪肉、卤面、焖豆腐、炒米粉、金钱粿、花生汤等传统菜式。一家人围炉做岁,尽享天伦之乐。围炉吃年夜饭后,大人们还要给孩子压岁钱。一般通宵不睡,俗称“守岁”。
正月初一
▼天气:多云,持续无风向,微风,最高24℃,最低13℃
▼年俗:穿新衣服,食面了添一岁
正月初一早,孩子们与晨光一同起床,穿新衣,戴新帽。大人小孩都吃线面,上面铺着紫菜、煎鸡蛋、油炸豆腐、花生或金针、红菇,预示“福寿绵长”。“食面了添一岁”,吃了线面就长了一岁。每人一碗,代表又长了一岁,也寓祝全家长寿。吃过线面,大人也换上新衣服出门“游春”(莆田人称新年出门游玩叫“游春”),或到长辈和亲朋好友家拜年。
正月初二
▼天气:多云,持续无风向,微风,最高17℃,最低13℃
▼年俗:正月初二,互不登门
正月初二是“探亡日”。每年这一天,莆田人都互不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,这也是莆田特有的习俗。初二“探亡日”和初四“做大岁”的习俗,与当年倭寇入侵有关。
据有关史料记载,明嘉靖四十一年()农历十一月廿九日,倭寇侵犯福建,攻陷莆、仙两城,杀害平民数万。百姓纷纷逃难山中。两个月后,戚继光率兵击溃倭寇,逃难的百姓才回来收殓亲人的遗骸。
民间相约,将正月初二日定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,俗称“探亡日”,这一天莆田人互不登门,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。现在这天成了朋友、同学相约外面聚会的最佳日子。
正月初三
▼天气:多云转晴,持续无风向,微风3,最高23℃,最低14℃
▼年俗:正月初三,迎年
正月初三日,各户进行“迎年”,所谓“迎年”,是上年年底有“送年”之例的回应。
正月初四
▼天气:多云,持续无风向,微风,最高26℃,最低13℃
▼年俗:正月初四,做大岁
明嘉靖四十一年11月29日,倭寇攻陷兴化府城,占据府城60余日。次年正月二十九,因城中腥秽不堪,财货已竭,兼以戚继光入闽抗倭,取得仙游大捷。于是倭寇弃城而去。府城逃亡百姓陆续返回家中,掩埋亲友,收拾家园。二月初二,家家户户相互探视伤亡情况,二月初四再举行一次过年仪式。后来因二月农事正忙,于是民间相约把再次过年的日子改在正月初四,为了和年三十的“做岁”区别开来,于是把正月初四称为“做大岁”。
莆田“做大岁”习俗几乎遍及莆田市所有区域,甚至影响到惠安的肖厝、涂岭,福清的新厝一带。大部分地区正月初四做大岁,部分山区正月初五“做大岁”。
正月初五
▼天气:多云转小雨,持续无风向,微风,最高19℃,最低11℃
▼年俗:正月初五,串门走亲戚
正月初五这天,人们又象大年初一一样,各家各户串门走访,回忆过去的历史,联络乡邻的感情,畅谈未来的希望。
正月初六
▼天气:小雨,持续无风向,微风,最高12℃,最低10℃
▼年俗:正月初六,元宵开始
莆田的元宵从正月初六就开始了。黄石镇江东村是莆田最早闹元宵的村庄之一。正月初六,是江东村元宵活动的重头戏,梅妃、钱四娘、圣母娘娘、江国舅四尊神像行傩出游。
莆田元宵,每个村落日子不同,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,俗称“元宵心”。
莆田元宵是全国最热闹的,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,规模堪称全国之最。莆田元宵有初元宵、元宵心、尾暝元宵,从农历正月初起直到正月廿九,尾声甚至拖延到头牙或是农历二月上、中旬,才算真正结束,历时一月左右,而且每天几乎都是昼夜同庆,通宵达旦。时间跨度长、规模大、仪式古、节目多,体现了莆田文化独有的内聚力和乡土气息,被誉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“狂欢节”。
莆田民间元宵,会有菩萨巡游、游灯、摆棕轿、爬刀梯、打铁球、赤足蹈火等活动,有着浓厚的莆田特色。
正月初七
▼天气:晴转多云,东北风3-5级,最高15℃,最低8℃
▼年俗:正月初七,芳山村苏厝闹元宵
正月初七,涵江三江口镇芳山村苏厝紧接着开始闹元宵。一早,苏厝方姓人家便开始准备摆宴桌迎神。
元宵期间,各里社供奉的神灵被抬出来巡游,由“福首”捧着锡制“社炉”,按照约定的路线“绕境行傩”。社炉约1尺高,方形或圆形,可以手捧,背插金花红布。路经之处,法师诵经作道,唢呐锣鼓齐鸣,各户或迎神入厅堂,进香拜祝,俗称“接行傩”,或在门口摆设香案,上摆供品,焚烧金纸柴草叩拜,俗称“献纸”。男人们燃放爆竹、烟花助势,女人们围着捧社炉的“福首”换香求福。
正月初八
▼天气:晴,东北风,微风,最高15℃,最低9℃
▼年俗:正月初八,枫亭镇麟山宫行傩出游
正月初八,枫亭镇麟山宫行傩出游,有38个自然村参与,人数达2千多人,活动持续3天,出游路程50多公里。出游时,以“皂隶舞”前引开道,随后依次排列大锣、大灯、彩旗、横批、宫旗、金爪斧钱、龙虎旗、执事、枪班、管乐队、马队、舞龙、舞狮、八班、神卒、高官、矮吏、香亭、神轿以及各种彩驾队伍,浩浩浩荡荡,十分壮观。
正月初九,是民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诞辰日,各户于初八日夜半,点烛烧香,向天空顶礼,祷祝全年吉利。也是平海城隍庙每年一度的元宵“抬神巡游”日。行傩队伍或骑大马、坐花车,或擎执事,或护龙辇,或秉金瓜,或举金锤,俨然远古帝王出巡。所到之处,乡民放炮迎拜,叩首祈福,并在城隍爷的銮驾前挂上红包……
莆田人的春节新年快乐!
有钱没钱,回家过年!
来源:莆田头条
版权声明
版权归创作者所有,不代表莆田城市在线立场,本文系网友爆料或者网络收集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及时响应处理,客服
PHILOSOPHY挖掘莆田铸造莆田
更多莆田精彩,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或者查看怎样防治白癜风初期白癜风治疗费用